杨钦元 博客

如何回答有强烈价值观和感情色彩的问题

人们为什么喜欢讨论争议性问题?

刷知乎的时候难免会看到诸如:如何看待中医、如何看待转基因,如何看待罗永浩…… 等问题。点进去浏览的话不难发现:人们基本站成了两队,赞成派和反对派。他们或粉或黑,用各种数据,文字,修辞来抒发自己的 情绪,营造自己的人设。

佛系回答指南

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陷入固执,最难跳出思维习惯模式?当他们回答争议性问题的时候。 比如:彭于晏算不算强壮?如何看待小巴打车过时不候?你喜欢我什么?(滑稽脸)

回答一般分两阵营:

彭于晏的肌肉在健身房只能算只瘦猴。

好了好了,这位力量举/健美哥们你最强壮,下去吧。

他的块头已是普通人极限

瘦弱限制了你的想象力。

总之,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,企图驳斥对方,获得一些虚荣感。

从更高的层次思考。(拓展意向性)

「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?想要的是什么答案?」 「如果我这样回答的话,她会有什么反应?换一种方式呢?」

站在问题提出者的角度看,更能给出好的回答。缺点是时间不够,需要训练,而训练的重点是:

提高社会意向性

意向性指一切意识行为都指向某种对象。意识在本质上是关于某事物或其他事物的意识。当我们有所意识的时候,我们首先觉察到我们自己或者我们自己的观念。

意识被理解成一个保护罩或者一个封闭的幽室;心灵装在一个盒子里。印象和概念发生在这个封闭的空间,产生在这个观念和经验的圈子之内,而我们的意识指向它们,而不是指向外面的事物。

我们可以通过推理而努力来到外面:我们可以推论我们的观念必定是由某种外在于我们的东西所引起的,我们还可以建构有关这些事物必定是像什么假说和模型,但我们不是以任何直接的方式接触它们。我们要达到事物,只有通过从我们的心灵印象开始推理,而不是通过让事物向我们呈现。

我们的意识首先根本不是关于某事物的意识。相反,我们陷在那种一直被称作「自我中心的困境」里面。

简单说来,社会意向性就是「我知道到你知道他在沙发上思考着她正在沉思什么…」这样推导下去,推导的层级越高,则意向性越高。

回到刚才的问题,当你被问到:「你喜欢我什么?」你可能会说「因为你美」「因为你聪明」 这是第一层意向性:「我知道」

如果你开始思考,「她想得到什么答案呢?」这就是第二层意向性。

如果你开始思考,「当她问这个问题的时候,她说不定预测到了我会这样回答」那么恭喜你,到达第三层次。

大多数人都只能在第一第二层次,极少优秀作家(如毛姆,莎士比亚)能达到第七层次。

从各种尺度入手

如果一个人,在谈论强争议性问题的时候,可以抛开情绪束缚,抛开固有价值观,从各种角度观察和思考,「反对中医的同时,可以讲述老人们为什么对中医深信不疑,中医满足了他们哪些需求。」「保健品流行是否和中医有关。」「支持转基因的人同时,能够说说非转基因产品满足了什么用户需求。」

这样通过「正反上下,古今中外」(即正反面,上层下层,古代今日,中国外国等多角度)的原则多重切割问题,挖掘问题,能拨开问题表层的迷雾,直达问题核心呢。就像海盗翻越大海,穿过重重热带雨林,终于找到那颗埋藏宝藏的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