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钦元 博客

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

最近暴雷的产品越来越多,已经从p2p蔓延到私募基金。没有人能相信,一只看起来没有风险,收益也不高的基金产品居然也违约。这支产品还分有优先级别和劣后级,看起来风险设置也很合理。但经过基层员工的层层逼问,领导终于公开了该基金的持仓.结果显示,持仓的债券有十几只已经出现违约。

有人会说,这基金的风控能力太差了吧,居然买了这么多违约的产品。事实上,这些产品在没出问题之前都是评价很安全的产品,但看起来安全的东西并不安全,反而会因为你忽视了它的危险性而变得更危险。

金融产品都是环环相扣,一环接一环,像多米诺骨牌一样,只要其中某个节点出问题,其他节点也会相继出问题。

美国08年次贷危机就是如此。银行一开始把钱借给有稳定收入的人,他们按时还贷,违约率极低。然后银行把这些债券打包卖给散户,一售而光,自己则再次获得资金。但是优质的客户是稀缺资源,只有那么多。银行的钱多得没地方花,他们开始把钱借给那些还款能力低的人,然后把这些债券打包卖走。并把这些产品分为几个级别,优先级高中低的,分别卖给风险喜好不同的客户。这些贷款成为次级贷款。于是很多很多信用极差的人都可以零首付买房。把钱借给没有偿还能力的人怎么办?只要有一个风吹草动,链条上的人们都难以幸免。

你能说那些银行家是傻逼吗?他们为什么要借钱给没能力还款的人?因为他们不借总会有其他银行借啊,资金太多放着还要给利息,本身就是个沉重的负担,他们巴不得赶紧花出去。况且银行家又不傻,业绩越多,到手的佣金就越多,至于最后会不会破产,那就是下一任的事情了。

P2P也是这个逻辑。银行贷款要求比较严格,一般都需要房产做抵押。而 P2P 本质是借钱给那些银行不愿意借钱给他的人。你想想看,这些人的还贷能力如何呢?大概率都是违约的。所以平台也不傻,收很高的利息,就成了高利贷。而不做高利贷的 P2P反而是不能盈利,死的更快。在这样一个市场谈风控是没用的。

中国一贯都是出了问题再监管,没出问题之前放任自流。其实也是一种无奈。因为一旦管起来,会有很多人早期入场的既得利益者起来反对,因为监管意味着接盘的韭菜少了,没人接他们的盘。网上一堆专家骂政策如何如何,你基本上都可以当他们在胡扯。引起他们这么大愤怒的原因,十有八九是因为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。

这也是为什么改革如此艰难。因为会触及太多利益集团。偏偏这些改革者和利益集团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,谁会去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?

在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博弈中,短期利益总是会占上风。人是受情绪控制的动物,很多时候的决定都不是深思熟虑,而是只看到眼前的利益。当一叠一叠钞票摆在你眼前,只要你有业绩就能拿走,你还会想着未来吗?况且长期利益的受益人还不一定是你。因而,“寻短”就成了最优策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