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钦元 博客

走出洞穴

柏拉图的洞穴隐喻,相信大家早有耳闻。

按照柏拉图的思路设想,就是有这么一个大洞,通过一个长长的通道与外部世界相连,这个通道能够阻挡任何光线进入到洞内。一组囚徒背对着出口,面向远处的墙壁。他们的四肢被捆绑着,而且头颈也被固定住,无法转动,因此看不到任何其他人,实际上他们连自己的身体状态是什么样的都看不到,只能看到对面的墙壁。这些人在如此的环境下终其一生,也不知道其他任何东西。

洞穴中,这些囚徒的身后有一把明火,明火与他们之间隔着一面与人一般高的土墙,在墙的另一边,人们头顶东西走来走去,东西的影子被火光投射在这些囚徒面前的墙壁上,人们的嘈杂声也回响到墙壁那边囚徒们的耳朵里。这些囚徒们以为这就是世界,这就是生活的现实。

这些囚徒们一生中所感觉的真实就是这些影子和回声,他们无法感知真正的世界。因此,他们自然而然地以为这些影子和回声就是全部的现实世界,他们能够谈论的,就只是这种对真实世界来说完全聋哑的“现实”以及对这种“现实”的经验。

如果让他们走出洞穴呢?太阳的强烈光线会让他们退缩,外界的世界会让他无所适从,让他害怕。他会转身回到洞穴中,并试图忘记那个洞穴外的世界。他会重新面对洞穴的影子,倾听脚步声,只有这个才是他认为的真实。

我们也一样,因为生活在不同的国家,不同的民族,意识形态有很大差别。我们某种程度上是囚禁在所处位置的“洞穴”中。对于未知,超出想象之事,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否定、排斥。

但总有一小部分勇敢的洞穴人,选择去拥抱新世界。他们怀揣好奇,义无反顾冲入阳光中。他们的死亡率很高,高于躲在洞穴中的保守者,这是他们为探索未知付出的代价。

万科创始人王石先生在一次采访中被问及,是否会在七十多岁的时候退休,毕竟年纪已经很大了。

王石回答:

我非常认同你刚才说的话,为什么认同?因为我没经历到,不能否认它,既然不能否认,我就尊重。

没经历过,不能否认,那就尊重。

对于自己还未能理解,或者超过想象的事物,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反对,不是抗拒,不是据理力争,表达自己的想法,而是先接受下来,不能否认,就尊重,待日后再验证。

大五人格里,有一种人格称为“开放性”人格。形容那些有想象、审美、情感丰富、求异、创造、智能等特质。优秀的时代先驱者总是那些勇敢走出洞穴的人。人类无时无刻不囚禁在自己的身体内,囚禁在被自己的认识所局限的小圈子、小视野里,并与其他带有这种局限的囚徒们朝夕相伴。而互联网带来信息高效率传播的同时,也加剧了这种抱团趋势。人们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订阅想看的公众号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网络上的讨论总是充满攻击性,而非基于事实的理性分析,因为人们都不能接受与自己相反的观点。

互联网浪潮下的时代涌现出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。作为洞穴人的我们,应该鼓起勇气,一次又一次地,走出洞穴,探索未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