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到学习,脑海中联想起来的就是坐在桌子前,认真地看书。其实不只看书,读人、读物,也能学到很多。
逛商场的时候留意到两则广告语,他们都运用了一些广告常用手法来吸引顾客。
其一:类比。广告标语【xx品牌,家具界的劳斯莱斯】。这当然是没听说过的品牌,把自己说成是家具界的劳斯莱斯,用到了类比手法。质量好不好我们不知道,但把自己当成家具界的劳斯莱斯,估计同行就会有点不满了。运用这种把抽象变成具体实例的类比手法,的确能瞬间抓住顾客眼球。果不其然,它对面的几家店迫于压力,也改了宣传标语。“臻品·法拉利”,“爱琴海·兰博基尼”。。。
其二:让自己显得专业。【xx家具,预防白血病】。宣传零甲醛的家具,制造出与同行的差异性。但我们知道白血病和甲醛是没有正联系的。目前医学上对于白血病的病因存疑,一家普通的家具店就能预防白血病了?这种套路特别多,常见于保健品、无良微商、药酒等。
一边健身一边看微信群里的人撕逼。
A:“深中通道一旦修建完毕,南沙的发展将严重受阻。”并举了个例子,说她认识很多人(包括她爸)都把厂搬到中山去,很多深圳人也去中山买房。
于是 B 开始骂,说“谁说南沙不行,南沙受政策大力支持,迟早成为大湾区核心。”,然后两人一直在吵,从普通讨论上升到了人生攻击。
群里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。比如有人说广州房价跌了一年半,另一个人说哪里有,根本没有跌。又另一个人说,是二手房跌,新房没跌。另一人说,暴跌,夭折一半。看他们讨论,就像看着桃谷六仙在争论一样,十分好笑。
其实,这么简单的问题,去搜下政府报告,去看下各大中介网站的房价走势图,去查下网签价格走势,或者去中国数据官网浏览下,就能知道答案。但那群人就一直在嚷嚷,谁也不让谁。
毛泽东说过: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,一群没有调查,只从自己身边可怜的信息中汲取养分的人,在群里瞎说,不失为精彩的反面教材。
群聊的时候,有个同事说她脸最近过敏,脱了一层皮,火辣辣的痛。群友问她最近都做了啥,她说用了一款中药面膜。面膜这种东西其实我一直都存疑,之前在谷歌学术查过不少资料,但没有找到一篇说面膜具有美白\补水功能。事实上,面膜极有可能是护肤品商家制造出来的伪需求。特别是中药面膜,其实许多中药成分里含有过量的重金属,而这些又处于监管的盲区,所以造成伪需求的泛滥。“中药面膜”“美白面膜”等,铅的含量超标,造成皮肤变白的假象。
有些人会说“敷完面膜后的确变白了呀”。我们总是喜欢把本来无关联的现象,用因果关联起来。比如敷完面膜,皮肤变白。敷面膜是因,变白是果,于是人们就觉得面膜很有用。殊不知,其实真正的因是皮肤过度水合,造成视觉上看起来更白。
你可以把手泡在水缸里,等到手起皱纹再取出来看下,是不是变白了。这是一种视觉想象,因为皮肤在过度水合的情况下,会显得比较白。这种白,一般在你敷完面膜十几分钟后便消失了。而且,过度水合后,皮肤会变得更加敏感,更容易被病菌入侵。
当然,消费者在购买这些产品之前,是不会先去了解清楚的。即使有了解,也只限于阅读商家的宣传功效,并不会想到去寻找其他的信息源进行交叉验证。人们的绝大多数决策,都是脑子一热。深思熟虑系统几乎不会派上用场。
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信息获取和信息加工。信息获取就是信息源的不同。微商的广告,销售人员的推销,这些都是比较差的信息,经常接触,会影响自己的信息品味。
而更好的信息源来自一手论文,顶级期刊,优秀的读物,权威的机构调查。最关键的是,不要只相信单一信息源,而是要广泛搜集信息,交叉验证,证伪。任何单方面的劝诱都带有目的。
信息源还会造成信息加工的区别。从小浸泡在好的信息源里,对于什么是好的信息,什么是不好的信息有着敏感的嗅觉。其次,信息加工能力还和基因,成长环境等相关。
当然,偶尔也可以阅读一些差的信息源(就像这篇文章的例子,都是来自差的信息源),并从中找到套利的模式。
Written on January 29th, 2019 by YangQinYuan